公元184年,黄巾起义的烽火燃遍了全国七州二十八郡。起义军头戴黄巾,声势浩大,迅速打破了东汉王朝的宁静。此时,东汉王朝已是日薄西山,外戚宦官专权,朝政腐败,朝廷军队无力镇压起义。汉灵帝被迫允许地方自行募兵,这为日后军阀割据埋下了祸根。
在这动荡的时代,刘备投军参与镇压黄巾起义,虽然起义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迅速失败,但其残余势力成为日后又一轮战乱的导火索。同时,地方拥兵自重的局面也逐渐形成,西凉军阀董卓便是其中之一。
董卓乱政:引爆战火的导火索
公元189年,汉灵帝驾崩,少帝刘辩继位。何太后及其兄何进掌控朝政,意欲铲除宦官势力。何进密诏董卓入京相助,却消息泄露,反被宦官所杀。何进部下随即攻入皇宫,诛杀宦官,引发宫廷动乱。董卓趁乱入京,控制了局势,废黜少帝,立刘协为帝。董卓的野心逐渐暴露,引发朝野不满。公元189年12月,曹操散尽家财,率先起兵讨伐董卓。随后,袁绍、孙坚等人也纷纷响应,组成讨董联军。与此同时,大臣王允也密谋诛杀董卓。公元192年,王允联合吕布成功刺杀董卓。然而,王允和吕布缺乏政治手腕,未能控制局势。董卓旧部李傕、郭汜以报仇为名,攻入长安,杀死王允,朝廷大权落入二人手中。
曹操崛起: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霸主
朝中内斗不断,而此时的曹操正在袁绍麾下担任兖州东郡太守。公元192年,青州黄巾军攻入兖州,刺史刘岱战死。危急关头,曹操被推举为兖州牧。他一面与黄巾军谈判,一面积极备战。经过半年拉锯,曹操成功招降三十余万黄巾军,并从中挑选精锐组建了青州兵,实力大增。公元196年,李傕、郭汜的政敌董承密诏曹操“勤王”。曹操应诏入朝,控制了汉献帝,并将其迁往许都,从而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。此举激怒了袁绍,双方正式决裂。曹操随后平定了徐州、豫州及大半个青州,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只剩下曹操和袁绍两家。公元200年,官渡之战爆发,曹操以少胜多,击败袁绍,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。
三国鼎立:天下三分的格局形成
刘备先后依附公孙瓒、袁绍、刘表。公元208年,曹操南下荆州,刘琮投降。刘备联合孙权共同抵抗曹操。赤壁之战中,孙刘联军以五万兵力大败曹操二十万大军,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。
刘备随后占据荆州五郡,并在公元214年夺取益州,五年后又攻取汉中。公元220年,曹操病逝,其子曹丕继位,并于同年篡汉自立,建立曹魏。次年,刘备称帝,建立蜀汉。公元221年,刘备为关羽报仇,伐吴,结果大败而归,不久后病逝。诸葛亮辅佐刘禅,继续维持蜀汉与吴国的联盟,共同对抗曹魏。此后,诸葛亮五次北伐,均无功而返,最终病逝五丈原。公元249年,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,控制了曹魏政权。公元263年,曹魏权臣司马昭派兵攻灭蜀汉。公元266年,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魏自立,建立西晋。公元280年,西晋灭吴,统一全国。
汉末三国风云录:从黄巾起义到西晋统一,展现了一个时代的辉煌与衰落,也见证了众多英雄人物的崛起与陨落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江西乔森电气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汉末三国风云录:从黄巾起义到西晋统一 》